中药药理与临床

基于学生工作坊的药理学教学思考 

来源:中药药理与临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7

工作坊(workshop),或称专题研习“工作坊”,最早产生于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现代建筑设计领域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培养工程设计与建筑设计人才为目标和宗旨。“工作坊”教学模式在国外运用较早,并贯穿于各层次教学中,国内学者已尝试把它用于英语训练、音乐教学、市场营销、教师培训、心理培训等体系[1-2]。“工作坊”模式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我国[3- 8]。与传统教学相比,“工作坊”更强调以人为本,是创造性的现代教学模式改革。本院已对药学专业学生实施药理学“学生工作坊”教学模式,获得了可喜的教学成果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工作坊”仍需进一步被探索实践,一面依据不同需求与目标开发补充“工作坊”主题,另一面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填充相关设施设备,使其具有内容模块、形式多元、管理规范、师资多样等特点,最终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学生工作坊”学习任务并获得成长。“学生工作坊”作为高等医学院校开展教学的一种新改革模式,随着更多高校的研究和应用推广,未来可能成为教学的研究热门之一[9-11]。现将本院实施的药理学“学生工作坊”成效及不足总结如下。

1 药理学教学及“学生工作坊”现状

笔者自工作起便从事药理学和机能实验学(包括生理、药理和病理生理的综合实验)教学,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困难与问题。比如药学专业学生生理、病生基础知识薄弱,而药理学大纲学时数有限;药理学涉及药品分类、药品名称纷繁复杂、记忆困难等;药学专业学生接触动物实验较少,动手能力欠缺等。为此,本院药理学课程教学团队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积极进行药理学教学改革,先后尝试了“PBL教学法”“多元化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等,取得一定成效。其中,“学生工作坊”是团队教学改革项目之一,是一种基于大班授课模式类似PBL的教学模式。针对学院药学专业学生生理、病生基础知识薄弱,本教学团队成立多个主题“工作坊”,适当扩展学生课下学习时间,互相分享学习成果,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将大班学生划分成几个10人左右的主题团队,学生可自主选择工作坊,并以工作坊为活动主体形式,自主选择或设置感兴趣的且与活动相关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最后展现解决问题的成果[12-14]。整个过程体现学生的需要与价值,还能提高其学习兴趣、促进心理成长并培养综合能力。此外,学生工作坊可将课堂内外串联起来,突出教学双主体,完成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有利探索,为医学高等院校大班教学改革提供经验与参考。

2 学生工作坊教学效果与成果

统计调查问卷发现,对比常规传统教学,实验班学生认为“学生工作坊”教学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与热情,加大投入时间与程度,改善自身对于认知、情感、行为倾向等态度方面因素,提高包括自我意识、人际管理、心理动力等心理素质,还能改善人际交往并培养团队精神,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15-16]。

2.1 学生对课堂的态度变化

课堂态度变化应首先考查学生出勤率,从成长档案袋记录得知实验班出勤率为97.8%,除病假1人,无旷课、早退、因私请事假者;而课堂点名可知对照班出勤率为92%,且存在早退及事假的情况,结果说明工作坊更具有趣味性,更能够吸引学生。其次,从调查问卷中涉及课堂问题中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撰写的调查问卷描述篇幅长度显著大于对照班,并且多次出现正能量的词汇。比如“感兴趣”“期待”“喜欢”等,说明学生为了更多地获得问题与知识,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堂中,有效改善“出工不出力”的情况。此外,多名任课教师及辅导教师一致认为,实验班不仅课堂气氛活跃,更多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且在课下师生互动和情感交流增加,因此教师也受益良多,获得成长与进步。

2.2 显性教学目标达成对比

2.2.1 性格特质方面

工作坊过程中,需要坊员之间积极地进行交流与共享,也就是说学生需要课上、课后积极参与讨论并解决问题,组内成员间,更要组与组之间分享学习成果,经验、体验等。在此过程中,工作坊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生观。

2.2.2 人际交流方面

学生工作坊的积极交流无疑能够增强学生的人际交流、人际适应等能力。另外,成立工作坊时学生应该能够表述清楚自己想要学习的问题,而展示“作品”过程中,发言者需在限定的时间完成准确、有效的分享。因此工作坊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表达能力,间接促进人际交流。

上一篇:探讨补肾活血中药对骨质疏松与椎间盘退变的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