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与临床

中药命名理据探析 

来源:中药药理与临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6

“理据”一词,源自南朝齐僧岩《重与刘刺史书》:“纡辱还海,优旨仍降,徵庄援释,理据皎然。”“就是人为事物命名造词时想要实现名称亦即语词的特定功用而寻找到的理由与根据。”[1]我国传承数千年的中药来源广泛,品类众多,每一味中药存在多方面的特征或标志,如特定的形态、颜色、气味以及生长特性等等,人们给它命名时总会选择其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征作为依据。通过对中药名称的考察、研究,我们初步总结了中药以下几种命名理据。

一、空间理据

空间理据是指以中草药产地或生长特性(即生长的特定地理环境)来为其命名。中草药各具有一定的原产地,其中某些中草药因产地不同而功用有别,而且以特有的产地为质量最好,因此,古人常在中草药前冠以产地之名。此外,有些中草药还有其特定的生长环境,如有些生长于海岛,有些生长于沼泽,还有些生长于水边等等,人们为这些中草药命名时也常以海、山、水、泽之类的词冠于前,以示其特定的生长环境。因此,依据空间理据为中草药命名自然成为一种命名理据。

(1)川乌、川椒、蜀椒、蜀漆皆因其主产于四川而得名。

(2)吴茱萸:“茱萸南北总有,入药以吴地者为好,所以有吴之名也”。(唐·陈藏器·《本草拾遗》)

(3)泽泻、泽漆:“泽泻生汝南池泽。”“泽漆,大戟苗也。生太山川泽。”(东汉·佚名·《名医别录》)

二、时间理据

各种中草药,均具有一定的生长成熟期及采收时节,俗语说:“当季是药,过季是草。”可见,按时采收与药材的质量及其药效有密切关系,所以有不少是以其采收时节而命名的。

(1)半夏:因须在五月间采摘为质量最好,而五月正值夏季的一半,故名。

(2)款冬花:“其冬月在冰下生,十二月、正月旦取之。”(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款者至也,至冬而花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3)茵陈蒿:“此虽蒿类,经冬不死,更因旧苗而生,故名茵陈,后加蒿字耳。”(唐·陈藏器·《本草拾遗》)

三、形象理据

形象理据是指依植物本身的大小、长短、高矮、厚薄以及方、圆、扁、直等外部形状特征,及其生长所表现出来的状态作为理据来为其命名。形象理据是中药命名的重要理据之一。

(1)乌头:因其块根象乌鸦之头而得名。“乌头,形如乌之头也。”(三国·吴普·《吴普本草》)

(2)百合:“百合蒜近道处有,根小者如大蒜,大者如椀,数十片相累,状如白莲花,故名百合,言百片合成也。”(南宋·罗愿·《尔雅翼·释草》)

(3)射干:“射干之形,茎梗疏长,正如射人长竿之状,得名由此尔。”(北宋·苏颂·《图经本草》)。

(4)栀子:“卮,酒器也。卮子象之,故名。俗作栀。”(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5)独活:“一茎直上,不为风摇,故曰独活。”(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四、颜色理据

许多中药具有红、黄、白、蓝、紫、绿、黑等各种各样的天然颜色,在色彩上给人以辨别的要点,因而颜色特征也被广泛的用于中草药的命名。

(1)白前:得名于其根色白。“白前出近道,根似细辛而大,色白不柔易折,气嗽方多用之。”(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2)赤小豆:“此豆以紧小而赤黯色者入药,其稍大而鲜红、淡红色者,并不治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3)大黄:“大黄,其色也。”(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4)紫苏:“苏,紫苏也,处处有之,以背面皆紫者佳。”(北宋·苏颂·《图经本草》)

五、味觉理据

中药气味各异,气有香气扑鼻,有臭而难闻;味有辛、甘、苦、咸、酸等,故而有不少药物以其特有的气味来命名。

(1)败酱:“根作陈败豆酱气,故以为名。”(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2)大戟:以其味辛命名。“其根辛苦,戟人咽喉,故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3)五味子:得名于辛、甘、苦、咸、酸五味俱全。“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具也。”(唐·苏敬·《新修本草》)

(4)甘草、酸枣仁:则分别以其味甘、味酸命名。

六、功用理据

功用,顾名思义就是功能、用途的意思。中药常具有多方面的功效,为了突出它某中主要功效来命名。

(1)当归:“当归治妊妇产后恶血上冲,仓卒取效。气血昏乱者,服之即定。能使气血各有所归,恐当归之名必因此出也。”(北宋·陈承·《本草别说》)

上一篇:基于数据挖掘对肝郁型糜烂性胃炎中医用药规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