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与临床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 

来源:中药药理与临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23

蛇莓是蔷薇科植物蛇莓Duchesneaindica(Andr.)Focke的干燥全草,生于山坡草丛、田边、道旁及杂草间,分布于南北各地;别名蛇泡草、一点红、三匹风、三叶梅、小叶莓、地莓、野杨梅、鸡冠果、蛇含草、龙吐珠、宝珠草等;始载于《别录》,属下品,味甘性苦寒,有小毒,入肝、肺、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凉血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感冒痢疾、热病惊痫、咽喉肿痛、咳嗽咯血、疔疮痈肿、湿疹黄疸、蛇虫咬伤、烫火伤等病证的治疗;现广泛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

1分类综述

1.1 蛇莓药学研究

1.1.1 古籍记载 北宋·唐慎微《证类本草》记载“蛇莓,今田野道旁处处有之,附地生。叶如覆盆子,但光洁而小,微有绉纹;花黄,比蒺藜花差大。春末夏初,结红子如荔枝色”。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十记载蛇莓“就地生蔓,长数寸,开黄花,结实如覆盆而鲜红,不可食者”。明·朱橚《救荒本草》:“鸡冠果,一名野杨梅,生密县山谷中,苗高五七寸,叶似泼盘叶而小,又似鸡儿头,叶微团,开五瓣黄花,结实似小杨梅状,味甜酸,救饥,采取其果,红熟者食之”。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蛇莓“就地引细蔓,节节生根。每枝三叶,叶有齿刻。四月、五月开小黄花,五出。结实鲜红,状似复盆,而面与蒂则不同也。其根甚细,本草用汁,当是取其茎叶并根也”。

1.1.2 显微特征 王宏颐将蛇莓叶粉碎,置显微镜下观察,上表皮细胞类多角形,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腺毛随处可见,非腺毛众多,草酸钙簇晶众多、细小,叶脉导管螺纹、细小[1]。

1.1.3 毒性研究 《证类本草》卷第十一指出蛇莓“味甘、酸,冷,有毒”。《本草纲目》记载蛇莓“又言俗传食之能杀人,亦不然,止发冷涎耳”。《本草图经》记载蛇莓“味辛甘,无毒”。古籍对蛇莓有无毒性存在争议。刘世彪等[2]给小鼠予最大给药量(小鼠20 g/kg,相当于50 kg人临床日用量1 000 g)灌胃蛇莓果实,连续观察7 d,小鼠未出现中毒症状和死亡;未见其他异常;根据食品毒理学急性毒性分级标准,提示蛇莓果实属无毒级。蛇莓是否有毒尚需更多研究。

1.1.4 蛇莓化学成分研究 1)化学成分:蛇莓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彭江南等[3]从蛇莓中分得9种化合物:富马酸、富马酸单甲酯、胡萝卜苷、短叶苏木酚、山柰苷、19-羟基乌苏酸、乌苏酸、蓝化楹酸和β-谷甾醇。叶亮和杨峻山[4]从蛇莓中分离出6种化合物,包括蛇莓苷A、蛇莓苷B、乌苏酸、委陵菜酸、野蔷薇苷和Kaji-ichigoside F1。王强等[5]从蛇莓中得到4个化合物,包括叶绿醇、生育酚、5a-Ethoxy-α-tocopherol和2,5-Cyclohexadiene-1,4-dione。许文东等[6]从蛇莓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结构鉴定为:短叶苏木酚、短叶苏木酚酸甲酯、短叶苏木酚、山柰苷-3-0-α-l-鼠李糖基-(1-3)-α-l-鼠李糖基(1-6)-β-D-半乳糖苷、山柰酚-3-0-α-l-鼠李糖苷-(1-6)-β-D-半乳糖苷、乌苏酸、齐墩果酸、β-谷甾醇、(24R)-6β-羟基-24-乙基-胆甾-4-烯3-酮。

许文东等[7]从蛇莓中得到6个黄酮类化合物:洋芹素-6-Cβ-D-葡萄糖苷、金合欢素-7-O-a-L-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苷、山柰素-3-O-β-D-半乳糖苷、芦丁、异掰皮苷和金丝桃苷。王予祺等[8]从蛇莓中分离得出2个酚性成分:鞣花酸和短叶苏木酚羧酸。苗青等[9]从蛇莓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蔷薇酸、对羟基桂皮酸、芹菜素、山柰酚、2a-羟基乌苏酸、2a-羟基齐墩果酸、委陵菜酸、刺梨苷、翻白叶苷、野蔷薇苷、紫云英苷和异槲皮苷。王晨旭等[10]对蛇莓的挥发性组分进行分析,发现66种挥发性化合物,涉及酸类、烃类、酯类、萜类、醛类、醇类和其他成分。

1.1.4.2化学成分含量

张建平等[11]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蛇莓中齐墩果酸,结果表明,蛇莓中的三萜类成分含量很低,尤其是齐墩果酸成分含量微少。袁晓环等[12]也报道蛇莓中三萜类成分含量很低,尤其齐墩果酸成分含量微少。有研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离得到39个化学组分峰,并确定出其中的24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5.36%;24种化合物中有机酸类化合物的种类最多,含量最高,共8种,占总成分的75.46%,其中棕榈酸含量最高,占总成分的61.32%;酮类化合物共2种,占总成分的14.63%,其中植酮含量最高,占总量的14.5%;挥发油中还含有醇、酯、醛等化合物。

此外,蛇莓化学成分含量还与产地和季节有关。童巧珍等[13]研究发现不同产地蛇莓中熊果酸含量具有显著差异。王治阳等[14]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了5个采收期的蛇莓中5种黄酮成分,结果显示芦丁和金丝桃苷在6月份最高,异槲皮素在7月份最高,洋芹素和山柰酚在8月份最高。

上一篇:基于大数据整合与文本挖掘的中药生物分子信息
下一篇:三七总皂苷干预去势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大鼠的